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14月22日,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
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燃气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成都大运会制定了以下涉及五个方面的实施计划。
低碳能源方面
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完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已累计建成投运156个配套项目;与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具备条件的场馆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
低碳场馆方面
将持续强化赛场建设运营减排。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且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租赁为主,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场馆设立能源管控中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高效、低耗、稳定照明系统。目前,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凤凰山体育公园内已设置光储照明路灯,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日常节能模式和赛演模式。
低碳交通方面
将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现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正全力推进大梁、媒体中心、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
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鼓励公众低碳出行,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列车定位、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运营方面
我们将全面推进赛事活动服务低碳化。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演员人数、流程环节,整合优化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简化运动员注册流程,实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提倡集中抵离;同时大幅精简P、V、C类(即授薪工作人员、志愿者、赛事合作商)人员岗位设置。
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且100%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正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参与方面
将创新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平台。依托“大运通”APP线上观赛平台,实现赛事直播、点播功能,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观赛体验。推出“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打卡获取碳积分,用于兑换大运会纪念品、为大运会捐赠树苗;
在成都市“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更新赛事最新绿色资讯,上新点亮“低碳大运”专属拼图互动环节,发放“低碳大运先锋”勋章和荣誉证书。启动“大运有我”市民低碳行动、“环保达人生态大运”城市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营造“我为大运做贡献”社会浓厚氛围。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2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大运村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既保障赛事需要,又满足赛后高校教学需要,以及市民参与。大运会闭幕式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这里也是为市民服务的音乐主题公园。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凤凰山体育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场馆建设方面,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49个大运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超过70%的场馆均为改建升级,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所有场馆设施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场馆内侧央广网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根据《“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来自四川甘孜、凉山等大山深处的水电、风电或光伏电,将通过强大的电网和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实现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
世界大运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也将创造历届大运会之最。成都公交集团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班车保障,目前正加快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34月2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近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梳理形成34条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等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低碳建馆?成都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其中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碳减排。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在低碳能源方面,成都与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在低碳交通方面,成都将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目前成都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汽车之家?行业]?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其中,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等方面也被提及,四川或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方面进一步提速。
《方案》中提到,此项措施的主要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一系列具体建设目标中,涉及到汽车行业发展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万个以上。
《方案》表示,未来将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在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公共服务区域建设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积极布局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形成连接全省主要城市的城际快充网络。实施“充电桩进小区”示范项目,推动建设集中式充换电站等等。
此外,《方案》还提到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探索建立车联网和车路协同试验、测试、认证标准,推进“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项目四川基地和智慧高速项目建设。在都汶高速(龙池段)、成都绕城高速、成宜高速、大运会重点道路等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支持企业围绕车联网应用开展应用创新。
编辑点评:
就在不久前,四川省刚刚公布了18条举措,旨在鼓励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并对每一条举措都给出具体奖励/补助金额。而此次《方案》的出台,将在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给予保障,成为四川省汽车产业发展的又一大利好。(消息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编译/汽车之家 才丽媛)
东安湖体育公园-户外足球场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10:00-17:00
周末、节假日:10:00-19:30
开放场地
2-3号户外足球场(5人制)
时间限制
每场时长2小时
驾车导航:
选项一:导航至东安湖体育公园西南门或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馆进入游泳馆停车场;
选项二:导航至东安湖体育公园东门或东安湖体育公园停车场进入体育场停车场。
【为方便市民前来游玩,免费对市民开放体育场停车场、游泳馆停车场】
特别提醒:游泳馆内充电桩暂不开放
市民到达东安湖体育公园前,提前通过“天府健康通”小程序申领“健康码”、“行程码”。市民到达后,应主动出示“健康码”及“行程码”,在接受体温检测合格后,有序入园。
疫情期间请市民佩戴口罩,禁止聚集扎堆;根据在情形势,适时调整公园管控措施,必要时进行封闭管理。
易车讯 近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工作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全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新能源交通服务保障体系,提升非燃油车保有量比重,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
成都新增(含更换)公交车、出租车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并鼓励引导本市新增或者更换的公路及旅游客运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据悉,到2025年,力争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35万辆,氢燃料汽车5000辆,累计达到50万辆。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充(换)电站(桩)、提供公共服务,规范落实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套建设20%比例,大力推动居民小区实施“统建统管”模式建设个人充电桩。到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1200座、充电桩5.8万个;到202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
成都快充最快的充电桩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飞大道西侧青羊工业园充电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飞大道西侧青羊工业园充电站,拥有快速充电桩其他品牌8个,可使用国网充电卡/e充电APP支付
每度电0
8元
成都大运会开始时间是2023年7月28日。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1年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共设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18个体育项目。
该届赛事约有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赴蓉参加。该届赛事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2018年12月13日,成都市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2021年5月15日,国际大体联宣布,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办。2022年6月24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官宣,2021年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
倡导低碳大运会
2023年6月11日,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发布会介绍大运会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情况。
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中,36个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13个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建成充电站14个,充电桩504个,全面保障赛时新能源车充电需求。建设大运会智慧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力争赛事期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
在“碳惠天府”平台增设了“低碳大运”专区,推出公众碳积分捐赠、赛时碳积分翻倍等活动,助力低碳大运。在大运村餐厅打造光盘行动、废旧塑料瓶兑换纪念品等场景,增强绿色低碳体验感、参与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都大运会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14月22日,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
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燃气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成都大运会制定了以下涉及五个方面的实施计划。
低碳能源方面
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完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已累计建成投运156个配套项目;与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具备条件的场馆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
低碳场馆方面
将持续强化赛场建设运营减排。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且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租赁为主,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场馆设立能源管控中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高效、低耗、稳定照明系统。目前,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凤凰山体育公园内已设置光储照明路灯,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日常节能模式和赛演模式。
低碳交通方面
将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现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正全力推进大梁、媒体中心、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
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鼓励公众低碳出行,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列车定位、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运营方面
我们将全面推进赛事活动服务低碳化。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演员人数、流程环节,整合优化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简化运动员注册流程,实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提倡集中抵离;同时大幅精简P、V、C类(即授薪工作人员、志愿者、赛事合作商)人员岗位设置。
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且100%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正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参与方面
将创新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平台。依托“大运通”APP线上观赛平台,实现赛事直播、点播功能,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观赛体验。推出“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打卡获取碳积分,用于兑换大运会纪念品、为大运会捐赠树苗;
在成都市“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更新赛事最新绿色资讯,上新点亮“低碳大运”专属拼图互动环节,发放“低碳大运先锋”勋章和荣誉证书。启动“大运有我”市民低碳行动、“环保达人生态大运”城市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营造“我为大运做贡献”社会浓厚氛围。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2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大运村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既保障赛事需要,又满足赛后高校教学需要,以及市民参与。大运会闭幕式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这里也是为市民服务的音乐主题公园。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凤凰山体育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场馆建设方面,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49个大运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超过70%的场馆均为改建升级,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所有场馆设施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场馆内侧央广网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根据《“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来自四川甘孜、凉山等大山深处的水电、风电或光伏电,将通过强大的电网和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实现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
世界大运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也将创造历届大运会之最。成都公交集团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班车保障,目前正加快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34月2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近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梳理形成34条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等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低碳建馆?成都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其中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碳减排。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在低碳能源方面,成都与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在低碳交通方面,成都将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目前成都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汽车之家?行业]?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其中,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等方面也被提及,四川或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方面进一步提速。
《方案》中提到,此项措施的主要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一系列具体建设目标中,涉及到汽车行业发展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万个以上。
《方案》表示,未来将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在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公共服务区域建设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积极布局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形成连接全省主要城市的城际快充网络。实施“充电桩进小区”示范项目,推动建设集中式充换电站等等。
此外,《方案》还提到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探索建立车联网和车路协同试验、测试、认证标准,推进“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项目四川基地和智慧高速项目建设。在都汶高速(龙池段)、成都绕城高速、成宜高速、大运会重点道路等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支持企业围绕车联网应用开展应用创新。
编辑点评:
就在不久前,四川省刚刚公布了18条举措,旨在鼓励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并对每一条举措都给出具体奖励/补助金额。而此次《方案》的出台,将在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给予保障,成为四川省汽车产业发展的又一大利好。(消息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编译/汽车之家 才丽媛)
东安湖体育公园-户外足球场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10:00-17:00
周末、节假日:10:00-19:30
开放场地
2-3号户外足球场(5人制)
时间限制
每场时长2小时
驾车导航:
选项一:导航至东安湖体育公园西南门或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馆进入游泳馆停车场;
选项二:导航至东安湖体育公园东门或东安湖体育公园停车场进入体育场停车场。
【为方便市民前来游玩,免费对市民开放体育场停车场、游泳馆停车场】
特别提醒:游泳馆内充电桩暂不开放
市民到达东安湖体育公园前,提前通过“天府健康通”小程序申领“健康码”、“行程码”。市民到达后,应主动出示“健康码”及“行程码”,在接受体温检测合格后,有序入园。
疫情期间请市民佩戴口罩,禁止聚集扎堆;根据在情形势,适时调整公园管控措施,必要时进行封闭管理。
易车讯 近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工作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全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新能源交通服务保障体系,提升非燃油车保有量比重,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
成都新增(含更换)公交车、出租车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并鼓励引导本市新增或者更换的公路及旅游客运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据悉,到2025年,力争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35万辆,氢燃料汽车5000辆,累计达到50万辆。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充(换)电站(桩)、提供公共服务,规范落实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套建设20%比例,大力推动居民小区实施“统建统管”模式建设个人充电桩。到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1200座、充电桩5.8万个;到202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
成都快充最快的充电桩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飞大道西侧青羊工业园充电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飞大道西侧青羊工业园充电站,拥有快速充电桩其他品牌8个,可使用国网充电卡/e充电APP支付
每度电0
8元
成都大运会开始时间是2023年7月28日。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1年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共设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18个体育项目。
该届赛事约有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赴蓉参加。该届赛事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2018年12月13日,成都市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2021年5月15日,国际大体联宣布,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办。2022年6月24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官宣,2021年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
倡导低碳大运会
2023年6月11日,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发布会介绍大运会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情况。
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中,36个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13个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建成充电站14个,充电桩504个,全面保障赛时新能源车充电需求。建设大运会智慧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力争赛事期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
在“碳惠天府”平台增设了“低碳大运”专区,推出公众碳积分捐赠、赛时碳积分翻倍等活动,助力低碳大运。在大运村餐厅打造光盘行动、废旧塑料瓶兑换纪念品等场景,增强绿色低碳体验感、参与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都大运会